期刊简介
《国际病毒学杂志》是专业刊载病毒学基础、临床、药物、疫苗、防控等的综合性专业学术医学期刊。主要设有述评、笔谈、论著、综述、讲座、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际交流、疫情报告、会议纪要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读者为本专业科研人员,从事医学病毒学研究的科研人员;高、中等医药院校的有关教学人员;病毒性传染病的临床医师;生物制品工作者;各级卫生防疫工作者;临床检验工作者,以及与人畜共患病毒性疾病防治有关的科技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病毒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8-2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673-4092
邮发代号: 18-223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国际病毒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8-223
- 国内刊号:1673-4092
- 出版周期:
-
猴/人免疫缺陷嵌合病毒(SHIV)的研究进展
SHIV是在SIV其因组框架的基础上利用基因重组技术以HIV部分基因片段来取代SIV相应基因而构建的一种重组病毒.SHIV与亲本株病毒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能在CD4+细胞、PBMCs、巨噬细胞中复制,并能引起猴发生AIDS症状.另外SHIV能诱使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可以作为侯选疫苗株,在AIDS预防中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张海;李六金;沈荣显 刊期: 2001- 03
-
腺相关病毒载体研究进展
腺相关病毒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具有感染范围广,可长效稳定地表达外源基因,可定点整合至宿主基因组等诸多优点而备受青睐.近年来,有关腺相关病毒及重组腺相关病毒的生物学特点有不少研究进展,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作者:马军;闫晓彩;司履生 刊期: 2001- 03
-
抗艾滋病药物设计的新战略: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因子
近年来,随着HIV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多种治疗途径的综合运用,已使艾滋病人的预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虽然目前的治疗可使病人HIV的滴度明显降低,但HIV仍然存在于病人的外周血单核细胞、静止T淋巴细胞等细胞中.针对HIV的逆转录酶和蛋白酶抑制因子已设计、筛选了多种药物并投入临床应用,但同时也导致抗药性病毒的产生,由于存在上述这些问题,有必要寻找新的病毒分子组份以便针对其设计、筛选新的特异、......
作者:曹雪松 刊期: 2001- 03
-
人巨细胞病毒的耐药性研究进展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免疫抑制病人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后,出现病毒耐药株.人巨细胞病毒耐药株对抗病毒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为UL97突变和UL54突变.......
作者:黄穗;蔡挺;周琳 刊期: 2001- 03
-
阿地福韦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
核苷类似物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阿地福韦(Adefovir)是核苷类似物的一种.在体外实验证实阿地福韦对体外培养的鸭肝细胞、人肝癌细胞系中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复制和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动物体内实验研究表明,阿地福韦对于体内的肝炎病毒的复制和表达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I期临床试验研究表明,阿地福韦对于乙型肝炎病毒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长期应用核苷类似物如拉米夫定等治疗的过......
作者:成军;李莉 刊期: 2001- 03
-
病毒与细胞凋亡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病毒感染与细胞凋亡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感染病毒引起细胞凋亡的过程中有许多新基因和新蛋白得到表达,并且参与作用,另外许多细胞因子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该过程.本文对近几年在HIV,HBV,HCV,EBV,HPV等病毒在细胞凋亡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介绍.......
作者:孙强明;徐维明;戴长柏 刊期: 2001- 03
-
HBV多样性与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关系
HBV基因序列有较高的多样性,不同HBV基因株的传播与临床肝炎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就HBV多样性对乙型肝炎的几种主要传播途径的影响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李端;闫永平 刊期: 2001- 03
-
戊型肝炎病毒细胞培养的进展与应用
戊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因其致病因子-戊型肝炎病毒(HEV)的细胞培养一直不很成功,影响了戊肝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尝试了各种不同来源的细胞和不同的培养条件,积累了很多经验,其中一些细胞系已试用于HEV的检测和疫苗的筛选.本文就HEV细胞培养方面的进展与应用作一介绍.......
作者:林海;孟继鸿 刊期: 2001- 03
-
主动免疫疗法对于慢性HBV携带者的治疗前景
[引言]HBV是一种肠道病毒,其传播途径为非肠道、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在成年人中,急性HBV感染通常症状轻微或是无症状,大多数成年感染者都可恢复并从体内清除病毒.具有正常免疫力的成年人转成慢性的危险性大约5%,这种危险性在免疫缺陷者中有所上升,尤其在HIV感染者中达到40%,血透病人达到60%,在HbsAg(+)或HBV-DNA(+)的母亲分娩的新生儿中达到90%,接受肝移植和肾移植的人中几乎达10......
作者:刘大年;刘启龙 刊期: 2001- 03
-
06 持续表达乙脑病毒亚病毒颗粒的一株哺乳动物细胞系的传代和特性
......
作者: 刊期: 2001- 03
动态资讯
- 1 醛化马血球在检测禽流感病毒血凝抑制抗体中的应用
- 2 人腺病毒感染进展
- 3 北京市朝阳区暗娼人群乙肝防治知识、态度、行为及感染状况调查
- 4 2016-2017年哈尔滨市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 5 基于microRNA的抗病毒研究进展
- 6 腺相关病毒载体研究进展
- 7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乙肝肝硬化5年临床研究
- 8 中国北方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 9 四种人冠状病毒核衣壳蛋白的交叉反应特征
- 10 北京市石景山区流感监测预警效果分析
- 11 2013-2017年北京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肠道病毒监测情况
- 12 生物芯片技术在临床多种病毒检测中的新进展
- 13 甲型流感病毒共感染研究进展
- 14 不明因素致发热患者肺外结核与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 15 人多瘤病毒感染与子宫肌瘤的相关性研究
- 16 子宫肌瘤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微创治疗
- 17 采用干扰素雾化给药法治疗疱疹性口炎的临床分析
- 18 近年来西尼罗热研究进展
- 19 2010-2016年北京市通州区艾滋病筛查有反应样本确证结果符合性分析
- 20 Real time RT-PCR与直接免疫荧光法对鼠肺中汉坦病毒检测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