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病毒学杂志》是专业刊载病毒学基础、临床、药物、疫苗、防控等的综合性专业学术医学期刊。主要设有述评、笔谈、论著、综述、讲座、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际交流、疫情报告、会议纪要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读者为本专业科研人员,从事医学病毒学研究的科研人员;高、中等医药院校的有关教学人员;病毒性传染病的临床医师;生物制品工作者;各级卫生防疫工作者;临床检验工作者,以及与人畜共患病毒性疾病防治有关的科技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病毒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8-2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673-4092

邮发代号: 18-223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病毒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病毒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8-223
  • 国内刊号:1673-4092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
国际病毒学杂志2005年第5期文章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是世界上危害极大的传染性疾病,有关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研究近年来得到充足的发展,其对乙型肝炎的转归、对药物治疗的敏感性、预后等均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5- 05

  • 第三代腺病毒载体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由于腺病毒载体转导目的基因高效率、低致病性、高滴度以及在体内不整合入宿主细胞染色体等优点,腺病毒载体已被认为是为有效的转基因载体之一,并广泛运用于人类基因治疗.但是腺病毒载体还存在许多不足,故在第一、第二代腺病毒载体的基础上发展了第三代腺病毒载体,通常称为辅助病毒依赖型腺病毒或无肠腺病毒或具有高包装能力的腺病毒(high-capacityorguttedorhelp-dependentAdenov......

    作者: 刊期: 2005- 05

  • HIV-1 Vif与机体内在抗病毒因子APOBEC3G的研究进展

    近期研究表明,非允许性细胞中存在的载脂蛋白B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蛋白3G(APOBEC3G)是机体内在的抗病毒因子,它在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反转录过程中,使所形成的负链cDNA中的胞嘧啶脱氨,进而降低病毒的感染力.而Vif蛋白可结合APOBEC3G,并激活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使之降解,拮抗APOBEC3G的抗病毒活性,且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存在种属特异性.Vif与APOBEC3G间的相互作......

    作者: 刊期: 2005- 05

  • 病毒免疫逃逸机制研究进展

    在宿主和病毒的长期共同进化过程中,病毒发展了各种免疫逃逸机制以逃避宿主的免疫应答.这些免疫逃逸机制可大致分为三类:(1)逃避体液免疫系统的识别;(2)抑制细胞免疫应答;(3)干扰免疫效应功能.而且,一些病毒还可通过与免疫系统隔离而逃避免疫应答.......

    作者: 刊期: 2005- 05

  • HPV与宫颈癌关系及疫苗研究进展

    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V)感染是妇女发生宫颈癌重要的原因之一.HPV是无包膜的小型双链环状DNA病毒,不同基因型病毒对细胞的转化能力不同,其中HPV-16、18与子宫颈癌关系密切.HPV诱发官颈癌的主要机制,是其E6和E7蛋白基因在宫颈细胞中的表达增加,产生的E6和E7蛋白两个癌蛋白分别与抑癌蛋白p53和pRb结合而诱导后两者降解.HPV疫苗包括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两大类.本......

    作者: 刊期: 2005- 05

  • 感染靶向性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在基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是一种非常有希望的人体细胞基因治疗载体.它既可以转染分裂细胞又可以转染非分裂细胞.rAAV在宿主体内以定向整合的方式存在.AAV重组体在细胞内能长期稳定地表达,且在体内不引起明显的病理变化,然而它广泛的宿主范围是体内基因治疗的一个缺点,因为它不具备组织特异性或器官局限性转导能力从而难以增加其在基因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效率.因此,开发具有组织或器官靶向性的重组腺相关载体是腺相关......

    作者: 刊期: 2005- 05

  • 防治乙肝病毒的药物研究进展

    拉米夫定、细胞因子类(干扰素和胸腺素等)是目前临床治疗乙肝病毒性感染的有效常用药物;联合疗法对抑制病毒复制、降低体内病毒数量优于通常疗法;基因治疗也显示出强有力的抗病毒作用,但应用临床还有一段时间;传统中药在乙肝病毒感染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其抗病毒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树突状细胞疫苗、胸腺因子D、热休克蛋白gp90为乙肝病毒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 05

  • 人乳头瘤病毒的致癌机理及其疫苗的临床试验研究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引起宫颈癌的重要原因.诸多类型的HPV疫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在预防性疫苗中,嵌合型病毒样颗粒(cVLP)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治疗性疫苗中,人们尝试了多肽疫苗,蛋白疫苗,DNA疫苗,病毒载体疫苗和联合免疫等方式,可以检测到所诱发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但临床效果并不满意.无论预防性疫苗还是治疗性疫苗都面临着许多挑战.......

    作者: 刊期: 2005- 05

  • 阿德福韦酯抗乙肝病毒治疗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乃至世界突出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治疗的主要手段,既往主要是干扰素(interferon,IFN)和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IFN由于副作用较多、耐受性差而限制了其使用;3TC虽然耐受性和安全性都良好,但长期使用会病毒变异以每年14~32%逐年递增[1],并且停药后病毒学和生化指标反跳,因而其临床价值也受限制.近,一种新的核苷类似物-阿德福韦酯......

    作者: 刊期: 2005-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