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病毒学杂志》是专业刊载病毒学基础、临床、药物、疫苗、防控等的综合性专业学术医学期刊。主要设有述评、笔谈、论著、综述、讲座、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际交流、疫情报告、会议纪要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读者为本专业科研人员,从事医学病毒学研究的科研人员;高、中等医药院校的有关教学人员;病毒性传染病的临床医师;生物制品工作者;各级卫生防疫工作者;临床检验工作者,以及与人畜共患病毒性疾病防治有关的科技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病毒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8-2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673-4092

邮发代号: 18-223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病毒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病毒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8-223
  • 国内刊号:1673-4092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
国际病毒学杂志2004年第2期文章
  • 超高压对病毒的影响

    超高压指超过100Mpa(1Mpa=10个大气压)的压力.在这种高压力之中生命活动受到极大的抑制.本文主要概括了超高压技术对病毒的影响及其在制备病毒疫苗应用上的可行性.......

    作者:郑贤红;李凡 刊期: 2004- 02

  • 干扰素抵抗与JAK/STAT信号通道系统

    干扰素(interfferon,IFN)是人体受到病毒或双股RNA刺激物的刺激产生免疫应答,由细胞合成及分泌的一族蛋白质类,可作用于其它细胞干扰病毒的复制.1957年Isaacs和Lindenmann发现IFN并证实其有抗病毒活性,近来还发现IFN具有抑制某些细胞生长、免疫调节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影响细胞分化和机体的发育等作用.目前IFN是国内外慢性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主要药物,然而慢性乙......

    作者:宋仕玲;龚作炯 刊期: 2004- 02

  • HCMV免疫逃避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可在体内长期持续潜伏存在,在免疫功能低下时又复燃.HCMV在与人类共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分子机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从而在体内长期持续潜伏存在,本文就这一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周玉峰;方峰 刊期: 2004- 02

  • 从SARS的临床病理看SARS的治疗

    SARS是由一种从未引起人类疾病的新型冠状病毒所致,这种新的病毒被命名为SARSCoronavirus(SARSCoV).SARS患者的传染性极强,死亡率很高.在冬春季的这次流行过后,我们可以从得到的这些宝贵资料中发现一些有用的经验.......

    作者:陈悦青 刊期: 2004- 02

  • EB病毒相关胃癌研究进展

    世界范围内约10%的胃癌组织中可检测到EBV,研究显示:EBV感染能使原代培养的正常胃上皮细胞永生化,EBV相关胃癌是由一个EBV感染的细胞单克隆增殖形成,提示EBV感染在EBV相关胃癌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EBV相关胃癌的诊断、病毒存在形式和基因表达、影响其发生发展的协同因素以及EBV对上皮细胞的生长促进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孙坚萍;罗兵 刊期: 2004- 02

  • 乙型肝炎病毒动力学研究进展

    国内外学者应用数学模型研究抗病毒药物作用下乙型肝炎病毒在人体内感染、复制、释放、清除的动力学过程,了解病毒的致病机理,指导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本文就乙型肝炎病毒动力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是威胁全世界3.5亿人健康的严重问题.尽管HBV的复制仅造成宿主细胞的轻微病变,但H--BV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引起的肝脏损害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发生的主要原因[1].近,有学者......

    作者:鲍旭丽;段钟平 刊期: 2004- 02

  • 孕期抗病毒治疗研究现状

    妊娠时病毒性疾病不仅常见,且危害极大,因此孕期抗病毒治疗目前越来越普遍.本文就近年来孕期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端;闫永平;徐德忠 刊期: 2004- 02

  • 甲型流感病毒NS1蛋白功能研究进展

    流感病毒NS1蛋白的功能研究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以前的研究着重于它对宿主细胞蛋白合成的抑制作用方面考虑.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流感病毒的NS1蛋白与流感病毒所诱导的细胞凋亡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目前的研究认为,流感病毒的NS1蛋白能够抑制病毒感染细胞干扰素的产生,在流感病毒拮抗干扰素的抗病毒效应中发挥起了重要的作用,并且这种干扰素拮抗作用可能与流感病毒的毒力有关.......

    作者:段炼;李康生 刊期: 2004- 02

  • 肝树突状细胞与HCV感染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是一类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虽在机体内的数量较少,但分布于机体全身,是启动机体初次免疫应答功能强的APC[1].DC能通过MHC-I、Ⅱ类途径提呈所遇到的任何抗原,并通过MHC/肽复合物,共刺激分子(B7、CD40)以及DC-CK1等趋化因子趋化、转化、激活静息T细胞,从而激发初次免疫反应,有效控制机体免疫应答的过程.目前有证据显示DC与多种病毒......

    作者:李建蓉;黄汉菊 刊期: 2004- 02

  • 人类流感与禽流感

    从2003年12月开始,在亚洲广袤地区家禽中发生禽流感流行,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对家禽是一场毁灭性的灾害.个别国家还发生了从禽到人传播的疫情,使人发病并死亡.迄今为止,尚无迹象表明,禽流感病毒能在人际间传播.加强人类流感和禽流感的防治是当前畜牧兽医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的重要任务.......

    作者:邵惠训 刊期: 2004- 02